close

上海大男孩初登冬奧賽場 申城“冰雪奇緣”從夢想照進現實

作為南方城市的上海,氣候常年溫潤,少見冰雪,申城冰上運動的普及發展歷史還不到10年。不過,隨著上海代表團在2016年首次參加全國冬運會,2018年上海本土選手邵奕俊初登冬奧會賽場,上海的冰雪運動,也開啟瞭一段獨特的探索發展之旅。

“東方體育中心的冰場設施,在全國算得上頂尖水準,而且上海的天氣和平昌很像,所以選擇在這裡進行最後的集訓。”中國短道速滑隊主教練李琰說,冬奧會前在上海安營紮寨進行備戰,已成為隊伍的慣例,“我們隊伍每年都要來參加國際滑聯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比賽,這裡的氛圍非常好,專業冰迷也很多。”

第一次登上冬奧會賽場,帶給邵奕俊的印象,卻是五味雜陳。“興奮、激動、緊張,什麼樣的情緒都有。”作為四人雪車組合的舵手,邵奕俊看到傢鄉記者分外親切,“今天我們發揮瞭200%的水平,下一輪希望名次能往上提,幹掉一個是一個”。

“轉項之前,我從沒滑過雪,也從沒滑過冰,而且我還恐高。”邵奕俊坦言,進入國傢隊初期,自己的心情很復雜。好在,經過系統訓練,他在這個新項目中找到樂趣。邵奕俊說,是創新的“跨界跨項”選材模式和上海市體育局的支持,改變瞭他的人生。

2015年,上海市首個中小學冰上運動會在浦東新區的飛揚冰上運動中心開幕,這也是南方城市首次舉辦學生冰上運動會。三年來,運動會的規模不斷擴大,參賽水平也明顯提高,參與冰球比賽的校隊數量,竟比前年翻瞭一番。

過去八年,世界頂級水準的冰上賽事在滬上舉辦,逐步培養出一批鐵桿冰迷。他們看得懂比賽,說得出門道,還有更多的愛好者每個周末帶著孩子親自上冰實踐。剛過去的春節,申城的冰場“人滿為患”,成為體育迎新年的新潮流。目前,上海共有13塊成規模的冰場,包括冰球、花樣滑冰、短道速滑、冰壺和隊列滑在內的各個冰上項目,都已在這些冰場“安營紮寨”。

人才 鉛球小將華麗轉身

除瞭舉辦頂級國際賽事,上海這些年還另辟蹊徑,走出一條體教結合、“冰入校園”的特色發展之路,培養出一批從學校走出的“冰上小明星”。比如冬奧會首金獲得者楊揚運營的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在有關職能部門的探索下,嘗試在周邊20多所學校推行冰上體育課:政府定項補助學校購買服務,為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開設為期台中南區月子中心推薦一年的免費冰上課。冰上體育課的政策一經推出,孩子們從見到真冰冰場的驚喜、搖搖晃晃在冰上行走,到加入學校花樣滑冰隊和列滑校隊等,都迎來可喜的發展勢頭。

氛圍 冬季項目落地台中西區頂級月子中心生根

中國短道速滑隊是中國軍團的奪金主力部隊,連續兩屆冬奧會之前,隊伍都把大本營紮在上海。因為,這裡有中國最好的冰場,有最高級別的短道速滑比賽,有最出色的冰雪文化氛圍,更有著越發普及的冰上運動群眾基礎。

出征平昌冬奧會前,主教練李琰率領中國短道速滑隊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進行瞭針對性集訓,靜心備戰,然後直接前往韓國。四年前的索契冬奧會,也是如此。上海,已經成為中國短道速滑隊這支王牌之師出征奧運會前的“能量補給站”。

2月24日的平昌阿爾卑西亞滑行中心,見證“上海”這座南方城市在冬奧會歷史上第一次打上自己的標簽:中國選手歷史上首次登上奧運四人雪車賽場,其中23歲的舵手邵奕俊,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大男孩。在首日舉行的前兩輪台中東區月子中心評價比賽中,他和“小夥伴們”暫列第26位。

練習雪車項目之前,邵奕俊是一名普陀區輸送的田徑運動員。2008年,他進入上海田徑隊後苦練鉛球,夢想像偶像劉翔一樣能走上奧運會舞臺,為國爭光。命運轉折發生在2015年,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後,中國雪車國傢隊成立,“跨界跨項選材”在全國范圍鋪開。邵奕俊因身高、體重等優勢,被中國雪車國傢隊教練一眼相中,這個幾乎沒怎麼見過下雪的上海男孩,由此開啟自己的“冰雪奇緣”。

普及 北冰南展走進校園

原標題:中國隊首次亮相冬奧會四人雪車賽場台中西屯區月子中心推薦台中北區月子中心評價,舵手邵奕俊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大男孩 申城“冰雪奇緣”從夢想照進現實

邵奕俊並非申城普及冰雪運動後收獲的獨苗。“上海冰上運動的後備人才,這些年有大幅增長。”上海滑冰協會秘書長陳銚介紹,2016年第十三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上海組隊征戰冰壺、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等4個項目的比賽,成為唯一派隊參賽的南方城市。

國際滑聯一位官員曾經寄語上海:“總有一天,上海的孩子也能參加冬奧會。”如今,邵奕俊的夢想照進瞭現實。未來,或許能有更多的“阿拉”小夥子、小姑娘登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賽場;上海這座城市,也有責任為四年後傢門口的冬奧會,貢獻更多“阿拉”的力量。
arrow
arrow

    ogyqj287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